大家好今天来介绍人工智能最新动态 的问题,以下是机器人网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预见2022:《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等)
工业机器人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新松机器人(300024)、汇川技术(300124)、新时达(002527)和埃斯顿(002747)等;
本文核心数据: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发展趋势
行业概况
1、 行业产品特点
工业机器人及成套设备可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各个生产环节,如焊接、机械加工、搬运、装配、分拣、喷涂等。工业机器人及成套设备的应用不仅能将工人从繁重或有害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解决当前劳动力短缺问题,而且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具体来看,工业机器人具有如下优点:
2、 行业产品分类
工业机器人是在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机器人的总称,目前世界上工业机器人主要分为四大类:垂直多关节机器人、SCARA 机器人、Delta
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其中前三者也被称为传统工业机器人。
行业全球发展现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IFR(国际工业机器人联合会)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测算,2021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较2020年出现反弹至435000台,涨幅达13%左右,从而超过2018年的创纪录水平。其中,北美的安装量接近43000台,增长率达17%。欧洲的安装量达到近73000台,增长率达8%。亚洲的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超过300000台,同比增加15%,且几乎所有东南亚市场都将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根据IFR公布的数据,2013-2018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一直处于稳步上升趋势,2018年已经达到155亿美元液渗掘,但是在2020年这一趋势下降到了136亿美元。2021年再度迎来反弹喊卖,增至145亿美元。
从全球工业机器人装机总量来看,根据IFR最新发布的数据来看,2021年全球装机量再创新高,达到了48.7万台,超过了2018年的水平,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进一步复苏,中国、日本工业机器人装机量都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进入现代发展新阶段
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机器人诞生于美国,并于1961年首次运用于工业现场,但当时的机器人只是用于简单搬运和重复劳动。1973年,日本日立开发出具备动态视觉的机器人,随后开始搭载微处理器,并广泛应用于工业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代机器人已经具备决策和运算能力,机器人发展开始进入智能时代。
行业政策背景:利好政策相继出台
近两年来,中国的多项政策推出都对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规划作用,供应链的发展逐步进入快车道,工业机器人依托的数字技术、人工智慧能、虚拟现实和三维图形技术均被写入各项规划中,为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行业发展概况:行业总体呈现走高态势
1、 供给分析
目前来看,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企业通过提高生产水平来提高产能是现阶段的发展重点。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产量为237068台,与2019年同期同比增加26.8%。2021年随着我国率先从疫情中复苏,工业机器人迎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双重利好,产量达366044台,同比增长达54.4%。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据企查猫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6月,国内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达到11.4万家,其中江苏省聚集的工业机器人厂商最多,达到2.4万家;其次是广东省1.9万余家,位列第二;山东省有1.2万余家,位居第三。从注册资本来看,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比19.83%,1000万元以上的占比24.32%;100-1000万元占比最大,达到55.85%。
中国工业机器人旺盛的市场需求,同时也带来了行业过热的迹象。目前,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省份有20多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区80余个。近五年,工业机器人企业数闹核量从不到400家迅速增至11.4万余家,多集中于中低级市场,其中2021年共新增注册企业超4.6万家。
2、需求分析
自2016年开始,中国工业机器人累计销量位列世界第一,发展速度史无前例。2019年,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工业机器人总量达到14.05万台,较2018年下降8.6%。根据MIR的最新统计,202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25.6万台,同比增长达49.5%,增长势头迅猛。
3、 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
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较快,约占全球市场份额三分之一,是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当前,我国生产制造智能化改造升级的需求日益凸显,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依然旺盛,据IFR统计,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额达442.5亿人民币,2021年销量额达到445.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5%。
行业竞争格局
1、 区域竞争
根据企查猫提供的企业信息,前瞻根据行业标准对工业机器人企业进行了筛选后,从行业区域竞争格局角度分析全国主要区域内工业机器人经营企业数量,可以看出我国工业机器人企业主要聚集在广东以及江浙沪区域,东南部沿海地带企业数量有一定的优势。
2、 企业竞争
由于我国机器人市场仍然以外资品牌为主,例如发那科、爱普生、ABB和安川电机等。国产工业机器人产业比较薄弱,面临国内如此巨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潜力,仍需一段时间的技术积累才能形成与外资品牌在高端市场中的竞争力。在国内厂商中,市场表现较好的国内厂商分别是埃夫特、埃斯顿、众为兴、广州启帆、新松和新时达,相较其他本土厂商,这些厂商起步较早,目前都已具备一定规模和技术实力。从202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竞争格局来看,发那科、爱普生市场份额在10%左右,ABB、安川达到8%的水平,中国本土厂商的市场份额仍需继续追赶。
行业发展前景趋势及预测
1、 行业发展趋势
在过去10年的发展,中国智能生产、尖端科技实验室的不断建成使得工业机器人在我国发展新阶段中的重要程度日益提升,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未来五年间随着伺服电机和谐波减速器上的国产替代深入,以及需求端的大幅放量,在工业机器人中低端市场将引来一波强劲增长,在中高端市场中随着技术突破国产品牌亦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销售量预计年增长率将在30%左右并逐年提高;另一方面,随着中低端市场技术成熟、竞争激烈,预计年平均售价将逐年略有降低,但市场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预计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年行业规模达540亿元;2027年行业规模达超过1800亿元,2022-2027年间CARG达28.20%。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有那些
一、百度——自动驾驶
百度在AI领域早已深耕已久。今年4月,百度公布了“Apollo(阿波罗)计划”,向全产业链开放百度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技术能力,打造智能汽车界的“安卓”。目前,阿波罗生态合作伙伴超70家,覆盖整车、零部件、出行服务等自动驾驶的关键领域。
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此前曾表示,人工智能时代,技术变得很重要,技术是百度的长处,Apollo系统是开放的,可以为更多合作伙伴提供相关技术服务。汽车行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其产值占中国GDP的六分之一左右。百度凭借AI技术,在该市场上将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陆奇也对Apollo未来的发展寄予厚望:“Apollo已成为汽车界最创新、最开放的生态,它的量产化、商业化进程在不断加速,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快。”他称,Apollo正在带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智能出行城市样本,一个快速变革的汽车行业,一个颠覆性的智能出行时代。
未来,百度将在Apollo平台基础上,在3-5年打造成国家级自动驾驶系统级开放创新平台。
二、阿里云——ET城市大脑
阿里云ET城市大脑是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工智能公共系统,可以对整个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自动调配公共资源,修正城市运行中的Bug,成为未来城市的基础设施。
自2016年10月“城市大脑”在杭州落地后,苏州、衢州、澳门等城市也进行了推广。在各界看来,“城市大脑”将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据杭州市政府介绍,杭州城市大脑接管了杭州128个信号灯路口,试点区域通行时间减少15.3%,高架道路出行时间节省4.6分钟。在主城区,城市大脑日均事件报警500次以上,准确率达92%;在萧山,120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缩短一半。
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王坚表示,在预判交通流量,给出解决方案上面,机器比人工更具优势。“以数据大脑为核心,实时监控分析道路车流量,依据动态的交通数据,自动切换和调配信号灯时间,甚至在车流巨大的路段,全程绿灯不停车,是城市大脑给出的一套城市治堵方案。”
据亿邦动力网了解,昨日,阿里云和国内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数据运营服务商银江股份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在智慧交通及城市大脑领域展开基于阿里云计算平台、云产品及业务的多方面密切合作,通过共享各自领域的优质资源,深度整合双方产品和解决方案,共同拓展市场。
阿里方面表示,除了城市大脑,未来阿里云ET大脑将还在工业、医疗、环境方面构建开放平台,打造人工智能与重大产业结合的跨界开放生态体系。
三、腾讯——医疗影像
医疗市场已成为人工智能规模最大以及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2017年8月,腾讯发布了一款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产品“腾讯觅影”。
据悉,腾讯觅影是一款聚合了多个顶尖人工智能团队,把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等技术与医学跨界融合,主要用于筛查常见恶性肿瘤的AI产品。它包含有6个人工智能系统,涉及疾病包含食管癌、肺癌、糖网病、宫颈癌和乳腺癌。目前,该产品筛查一个内镜检查用时不到4秒,对早期食管癌的发现准确率高达90%,对早期肺癌的敏感度可达到85%以上,而在良性肺结核的特异性可达到84%以上。
在人工智能浪潮下,腾讯绝对不是最早的一个。不止是医疗体系,腾讯还在金融、内容、社交等多领域布局人工智能。马化腾曾多次表示:“腾讯AI布局注重场景应用橘盯,而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
四、科大讯飞——智能语音
科大讯飞在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口语评测、语言翻译、声纹识别、人脸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上处于领先水平。
其中,在语音合成技术评分中,科大讯飞获评4.0分,达到美国大学生真人说话水平。在语音识别中,科大讯飞宣布2017年将方言识别种类,拓展至2012种,而且各项指标都相较吵握2016年提升了50%以上,其中准圆碰和确率超过90%的方言识别已经接近10种。
据悉,科大讯飞此前已率先发布了全球首个提供移动互联网智能语音交互能力的讯飞开放平台,截至2017年11月,讯飞开放平台的累计终端数已经达到15亿,日均交互次数达到40亿。基于该开放平台,相继诞生了讯飞输入法、灵犀语音助手等示范性应用,且各类语音应用已深入与市民生活、学习、工作相关的教育、医疗、司法、智慧城市、客服等各领域。
人工智能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迁,未来的职业市场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本论文旨在探讨未来可能成为就业爆款的专业领域,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发展趋势。通过研究相关的产业和技术趋势,我们发现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和可持侍伍续能源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并将成为未来就业市场的热门专业。
一、介绍
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职业市场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许多传统行业受到了冲击,而新兴的领域和专业则蓬勃发展。本文将重点探讨未来可能成为就业爆款的专业领域,并探讨其相关背景和发展趋势。
二、数据科学
数据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通过数据分析和解释来支持决策和创新。随着大数据的兴起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数据科学将成为未来就业市场的热门专业。数据科学家可以通过挖掘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和决策支持。
三、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指模拟和实现人类智能的技术和系统。在未来,人工智能将在各个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推动社会发尘含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如机器学习工程师、自然语言处理专家和机器视觉工程师等,将成为就业市场的热门选择。
四、可持续能源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可持续能源正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可再生能源领域,如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等,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因此,与可持续能源相关派谈笑的专业,如环境工程师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员,将具备广阔的就业前景。
五、结论
未来职业市场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和可持续能源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并将成为就业市场的热门专业。
六、发展趋势
数据科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包括更多的数据源和更强大的计算能力。随着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的普及,数据科学家将能够获得更多类型和更广泛范围的数据。此外,随着云计算和分布式计算能力的增强,数据科学家将能够更有效地处理和分析大规模数据集。
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趋势包括更复杂和智能化的算法和系统。随着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等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系统的性能和智能水平将不断提高。这将促使企业和组织在人工智能领域寻求专业人才,以应对日益复杂的问题和挑战。
可持续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包括更高效和环保的能源技术。随着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的推动,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同时其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也将增加。这将带动可持续能源领域的就业增长,并需要专业人才来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
七、结论
未来职业市场将呈现出多元化和高度专业化的趋势。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和可持续能源等领域将成为就业市场的热门专业。这些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与科技的快速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密切相关。对于学生和职业规划者来说,选择未来就业爆款专业将有助于提高就业竞争力,并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职业市场的变化是动态和不确定的,未来的爆款专业可能还会有其他新兴领域。因此,学生和职业规划者应该保持学习和适应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以应对职业市场的变化和挑战,实现个人的职业成功和发展。
关键词:未来就业,专业领域,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可持续能源,发展趋势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工智能最新动态 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