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答社区 正文

东北雷达图

大家好今天来介绍东北雷达图 的问题,以下是机器人网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超震撼:沈阳一小区巨大火球从天而降劈向高楼,到底是什么原因?

8月3日傍晚,一个“超震撼!天降火龙劈向高楼,市民连连惊呼:我的天呐”标题的震撼视频流传开来,显示的是沈阳某小区一栋高楼附近,突然出现一道上百米高的火龙,火光之后还有火星歼渗四溅,一时间笔者也有点傻眼,这到底是啥引起的?


辽宁沈阳小区的天降“火龙”

视频拍摄地距离火龙现场大约有1千米左右,据拍摄者称,闪电过后,天空中突然传来一声巨响,犹如一颗炸弹爆炸,瞬间一道橙黄色的火柱劈向临近的一幢高楼,顶端几乎和高楼顶部平齐,之后火花四溅,随风飘落,地面上则一片火海!


目击者惊呼“我的天哪”,吓得几乎说不出话来,确实,像我们这种生活在和平时期的老百姓哪见过这种场面啊,估计笔者在现在也要迈不动腿了!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啥东西引起了这个火龙?

辽宁铁岭和沈阳地区的雷暴天气可能是成因

8月3日下午,辽宁连发多个气象预警信号,预计在未来4到5个小时内,铁岭地区、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及沈阳市区将出现冰雹天气,同时可能伴有短时大风、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17时58分,辽宁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沈阳连发多条气象预警

东北地区雷达云图

上述的强对流天气是今天这个火龙发生的背景,另据目击者称,这个火龙爆祥哪出前有三个闪电接连爆响,感觉耳膜震痛的那种,紧接着火龙就爆发了!网友有留言笑称有高手在此渡劫,当然这是玩笑话,也有比较专业的朋友称是变压器爆炸所致!笔者一帧一帧仔细看了这个视频发现它没有变压器爆炸的特征!


“爆炸”前一道闪光直接让手机过曝了,整个画面一片雪白,没有任何实质图像能看到,等到手机回落到CCD过曝阈值以下时,能看到一道火龙已经将高压线塔和大楼之间连接起来,如果是变压器爆炸的话,目测在高压线塔和大楼之间至少超过几百米!

相隔0.1S的各帧视频截图

而过曝的闪光开始到火龙连接大楼,相隔时间不到0.2S,如果是爆炸的话,爆炸油液穿过超过200米的距离,并且引燃,那么需要1000米/s的冲击波爆发速度,变压器爆炸的油液不可能在如此短的距离内到达大楼顶部!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在官方公布调查报告之前,笔者只能猜测,比较有可能是大风将其他电线或者其他导电的长绳刮过来挂在了高压线和大楼之间,将高压线直接引向了大楼顶部的避雷排线上,这个避雷线是直接接地的,所以高压线瞬间短路,爆发出巨大能量!

高压线搭接短路

另一个可能是闪电击穿大楼和高压线塔之间的空间,形成了通路,高压电反向对大楼放电,不过这种情况似乎不太可能,毕竟闪电会就近直接向小区高楼的避雷针区域直接被导入大地!

变压器爆炸燃烧现场

第三个氏宴脊也就是可能性同样很小的变压器爆炸了,理论上变压器内部充满了降温用的变压器油,尽管不易引燃,但在高温高压下,它也是易燃油液!不过变压器爆炸后会在原地形成大火,看视频不太像是变压器爆炸。

南阳一游乐园变压器爆炸后起火,伴随蓝白色火焰

以上仅为猜测,哪位高手来做个补充,请以官方公布调查结果为准!

超震撼:沈阳一小区巨大火球从天而降劈向高楼,到底是什么原因?

在8月3日的傍晚时分,位于沈阳市内的一个小区,一栋高楼附近突然腾起一条长达百米的“火龙”,在火焰升起的瞬间还伴有诸多火星的溅射,这个现象使得当时在场的群众无不感受到强烈的震撼。那么,这条火龙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们先详细看一下事发的经过。据当时事件发生时的目击者称,当时沈阳的天空阴云密布,在接连发生几次闪电之后,在事发地传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声响,就像什么东西爆炸一样,与此同时,一条呈现橙黄色外观的火柱直接劈向一栋高楼,火柱从地面一直延伸到与高楼差不多相同的高度,然后火花四溅,在重力作用下不断洒向地面,地面上的火焰随即增强,感觉有点像升级版的“铁花”,无论是从火柱产生的突然性,还是火柱的规模,以及带来的连锁反应来看,对于人们的视觉和听觉冲击都是非常大的,所以很多目击者深深地被震撼到,惊讶甚至惊吓到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难怪像报道中所说“市民连连惊呼:我的天哪”!


关于此次事件的调查目前仍在进行中,官方还没有给出确切的结论,我们不妨结合火柱产生的形态、发展速度和当时的天气特征进行一下猜测。

这个火柱产生的典型特点,无怪乎这么几个:一是发生非常突然;二是高度达到上百米;三是从第一次捕捉到火光,到火柱达到楼顶的时间,应该在0.1秒左右,发展非常迅速;四是火柱产生之前发生过几次闪电现象。


根据上述特点,我们至少可以推测出,这个火柱的产生,与电脱离不了干系,一方面由电引起的火,发生都比较突然,而且传播速度非常快,另一方面,在由电引起的火柱事件时,通过也会引起火星四溅的情况,特别是对于高压线、变压器这样的过电材料、设备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结合3日沈阳发布的多次雷电和大风预警信息,我们可以看到,当日沈阳的天气状况是非常不稳定的,不但有频繁的闪电,而且伴随着雷雨、大风或者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最后的事实也印证了气象预警信息,沈阳市区昨晚在某些区域的瞬时风力达到了8-9级,闪电也频繁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市区内的电力基础设施无疑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其中,极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大风刮断了一条或者多条供电线路,其中有供电线路又在大风的吹拂下,落在了该栋大楼附近的高压线和大楼的楼体之间,碰巧的是挂在大楼的高压线刚好触及到了楼顶的避雷装置,从而在高压线与避雷装置之间产生了强烈的电势差,也就是典型的短路问题,从而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巨大能量,继而转化为热能形成火柱。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类似于“球状闪电”,在闪电发生的同时,在闪电接近地面的底端部分,击中了空气中的若干小水滴,在水滴的周围形成电场强度非常大的枝状闪电,使得区域的空间包括水滴本身直接膨胀,在这个极短的时间内,如果小水滴内落入了部分灰尘等杂技,则枝状闪电的电流通过时的电阻不断增大,激发了水的电离,电离后形成的氢和氧在高能的作用下直接燃烧形成了火球,火球沿着导线快速攀升而形成火柱。


还有的网友表示是变压器发生了爆炸,如果我们细心观看爆炸发生时的视频,与变压器的爆炸有着一些明显的差别,最主要的就是波及的范围和发展速度对应不上,如果是变压器的爆炸,则更多的是在爆炸发生地周围产生巨大火球,并不会在0.1秒这么短的时间内形成一条上百米高的火柱。

至于火柱真正发生的原因,我们就静待调查的结果吧。有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在底下留言,大家共同研究研究。

我用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来说明这就是一个雷击。71年5月中旬,我刚参加工作半年的无线电厂搬到处于雷区的遵义高桥新址,因车间女多男少,当晚由我同车间班长值班守夜,当晚10时许,即将下暴雨的天气闷热,我刚爬上辅有20厘来厚绝缘纸的钳工桌上刚躺下,此时天空连续雷声滚动,随着一道耀眼的闪电,一团鲜红的火球击穿37厘米厚的车间山墙(第二天看到大洞估计有80厘米直径)后从上空落到我躺着的钳工桌旁,将水泥地下的电线钢管炸出地面并沿着钢管奔向近10米远墙上约2平方米宽的配电盘,将其炸得粉碎,飞溅的碎木屑将6米远外背对着配电盘擦身的班长背上刺得一块块肉皮翻着。紧随雷击之后,一场冰雹下来将若大的车间半边房顶水泥瓦全部砸毁。半夜里从车间里透过空荡荡的半边屋顶,听着远外偶尔一声低沉的动物吼叫,我只能关上大门紧随当兵转业的程姓班长躲在角落里一大堆绝缘物上守到天明。第二天回家时原专区医院处湘江河上的大木桥冲毁了,只得翻越红军山从遵义宾馆石龙桥过河回到遵义会址附近的家中,沿途所见城区一片狼藉,此记忆我终身难忘!所幸大难不死,那年我16岁!因此,大家所议带有尾巴的红色闪电就是人们称之为破坏性极大的滚地雷!50年了,城市扩大了许多,当年的厂址附近变成了遵义高速收费站,我已退休数年,此文权当留下的遵义记忆吧。

这是一种非常见自然现象。当局布空气过湿并气压较高时,闪电可引发爆燃,而爆燃可使周边空气中剩余的氧原子产生继燃。这种现象大多发生在空气流道不畅的地方。而楼宇间正是如此。

沈阳天降火龙劈向高楼,原因是雷击导致高压线起火,瞬间火花四溅。

8月3日17时53分,在辽宁省沈阳市铁西经济开发区的一个小区附近。雷击导致高压线起火,瞬间火花四溅。附近居民听见天空传来一声巨响,随后一条火龙劈向高楼。

这一事故,把附近居民吓得惊呼大叫。万幸得是,由于事发地点附近没有可燃物,没有引发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事后从沈阳供电部门了解到,雷击没有对高压线造成损伤,目前沈阳供电正常。在惊险之余,领悟到平安是多么重要。

沈阳天降火龙劈向高楼,属于天灾。万幸地是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

一位电力工作人员从现场的情况初步分析:一条火龙从空中向地面传导,是因为在建高楼有钢筋裸露在外,充当了导电的导体 ,才没有引起火灾。

这种天灾是雷电和高压线碰撞形成的。人类无法改变雷电,能改变的只能是高压线了。能不能在高压线上涂上一种材料,用来防止雷击呢?

在天灾面前,人类是那么的弱小。只能默默地祈祷,天灾不要再来。愿山河无恙,愿人间皆安。

虽然说人类无法阻止天灾,但是人类可以通过各种措施来预防天灾。随着 科技 的发展,这些措施会越来越多。

《金菲观点》 这种大片才有的震撼效果真的在现实中上映了,可谓是惊心动魄啊!那么沈阳一巨大火球从天而降劈向高楼,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先来看下事件经过:

8月3日,沈阳一小区附近有居民听到一声巨响传来,随后一条火柱劈向一座高楼,顿时火花四溅,吓得当地看到的居民惊呼不已。

那么原因已经很明确了,但是我们还是需要注意,近期属于雷电高发季节,我们任何地方都有可能被雷电击中,一旦造成人员伤亡,后果不堪设想啊!

特别是雷电集中高压线路,不仅仅是对设备的损害,还是对供电系统的损失,山区高山地带的供电线路,经常会有高压线路被雷电击中导致跳闸的消息。

那么又将高压线路改为地埋线路的,但是地埋线路的坏处就是雨水的浸泡的接头处的短路故障,更加容易引发跳闸,所以防止雷电只能祈祷雷电能小一点,可以用避雷针进行消除。

那么夏季雷电高发季节我们还如何防止雷电损害呢?

1、不要在楼顶或树下避雨

楼顶和树木在雨季雷电时节,经常会被雷劈,那么在这些地方避雨纯属找死的行为,那么如果是在是没有地方去,那么一定要与树木3米以上。

2、不要快速移动

雷雨中最好不要奔跑,更不适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在雷雨中快速移动容易遭雷击,而在雨中快跑也是很危险的。

3、远离金属物质

在雨中行走时,勿撑铁柄雨伞,勿拿金属类玩具;避雨时要观察周围是否有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或电力设备,勿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停留。

4、雷雨天注意穿鞋

在雷雨天赤脚行走,会加大被雷击的可能性。贪玩的孩子应立即穿上鞋子,或在脚底垫上塑料等绝缘体。

5、不要淋浴洗澡

打雷闪电时不宜淋浴洗澡,因水管与防雷接地相连。住高层的,还要注意关闭门窗,预防雷电直击室内,并防止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告诫孩子勿将头、手伸出窗外,更不要用手触摸窗户的金属框架。

这些小常识都记住了吗?雷雨天气就在家里的沙发上乖乖呆着吧!

8.3日,沈阳一小区遭遇雷击,巨大火球从天而降,场面十分震撼和恐怖。 据拍摄者称,闪电过后,天空中突然传来一声巨响,犹如一颗炸弹爆炸,瞬间一道橙黄色的火柱劈向临近的一幢高楼,顶端几乎和高楼顶部平齐,之后火花四溅,随风飘落,地面上则一片火海。雷爆引起的火球,我想如果有人在附近的话,相当危险,因为雷爆时,形成很大当量的冲击波,容易发生火灾和击伤人畜。

对于引起雷击爆炸起火的原因我,想有以下几点:

一、很明显,这是一种超高压放电现象。也就是闪电带来的强大电流瞬间通过导体(高楼),产生超过三千千伏以上的特高压所出现的现象。在作超高压试验时,一定会出现类似火龙,不同的是,一个是自下而上,一个是自上而下。

二、有可能是球形闪电击中大楼,引燃外墙保温层,建筑商为了节省成本,外墙保温大多用可燃的泡沫板,一些外墙保温板引发了多少火灾。

三、因为建筑保温材料是雨水湿润易导电的有机疏松材料,里面有可燃的甲醛之类残留物,雷击后成为粉末火星子,原理就是扎药弹煤气罐爆炸原理

四、既然有大火,表示有东西在燃烧,如果只是闪电应该不可能,看起来像是高压线短路。也许可以问一下电力公司。

建高楼避免密集。建高楼,通过这次雷电的袭击,给我们的经验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索:再建高楼,高楼的附近高压电线必须设计在地下,地面上禁止有高压线路存在

异象天象频发,京城前几天六月飞雪,南方持续大水灾。。。。。铲除邪恶,天佑中华!

这就是大自然的一种现象,我表哥亲眼见过,在夏天,他看到一个火球向他飘来,他转身就跑,即刻火球爆炸,巨大的爆炸声几乎把他的双耳震聋,同时他的一位邻居在家中被电身亡,邻居家的房子被电击伤。

沈阳的巨大火球是雷击事件,并不是什么奇异的事情。小区内的高压电线没闪电击中而产生的连电现象,平时这样现象也很常见,只是并不是每次都有这么大的反应,有的时候下雨天家里停电了,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高压电电线都是连接有地线的

闪电的瞬时电压是非常的高的,人类的任何电器都无法抗下闪电的一击,所以人们只能想办法将闪现引入地下,让大地去吸收这道闪电,我们生活中的避雷针就是这个原理,而高压电的电杆就充当了地线,当有闪电击中电线的时候就会讲这些电流通过电杆引入地下。

而这一次是因为闪电击中的是居民区的高压电,在居民区里是不能架设高压电的电杆的,所以一大截电线都是在半空被拉紧,如果闪电击中这条电线的话,是没有办法及时通过电杆传入地下的,所以整个闪电的能量都被电线吸收,导致电线瞬间高温,里面的碳元素快速燃烧脱离了主体,而产生的大量火花。

因为是高压电线,它并不会直接接入居民用电,而是要先接入附近的变压器,所以这次事件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雷佳音退出《极限挑战》是因为和成员不和吗?


我认为雷佳音退出《极限挑战》不是因为和成员不和,极限挑战5离开了孙红雷和黄渤,但是项目组也邀请了来自雷佳音、岳云鹏和迪丽热巴的三位常驻嘉宾。虽然他们是第一次参加这个项目,但他们的表现非常好。无论是玩游戏还是挑战性任务,这三个都非常严肃。

其中,雷佳音和岳云鹏也形成了二锅头组合。他们幽默风趣的角色深受广大网民的喜爱。观众对雷佳音在《极限挑战》中的表演有羡清两种反应。有些人(包括我)认为他很幽默,给节目增加了很多笑声。尤其是在我和岳云鹏合作的第一段时间,这真的像是在演喜剧。当两人合作突破海关时,岳云鹏越故意犯了一个错误,让雷佳音多吃了几道菜。那个充满了笑话。


然而,在“极限挑战5”的第四个节目中,嘉宾阵容有所改变。其中,住店客人雷佳音没有出现,而是被贾乃良取代。许多网民猜测雷佳音是否退出了这消派慧个项目。雷佳音在娱乐圈被称为“雷达图”。自从拿答出道以来,他已经发展得很好很多年了。

此外,雷佳音的演技也相当精湛,尤其是在《我的前半生》中,他出色的演技令人疯狂。雷佳音的性格非常随和。这次他参加了“极限挑战”项目。从前三期的表现来看,他非常出色。他说的第一件事是东北口音很有趣。至于雷佳音的表现,网民们说他们非常喜欢,但是最近网上有消息说雷佳音将辞职。他一参加第三阶段就会辞职。很难放弃。许多网民还表示,他们很难习惯二锅头组合,但雷佳音不得不再次离开。



该项目官员尚未对雷佳音退出“极端挑战”项目做出回应。边肖猜测,由于日程安排问题,雷佳音应该缺席第四次节目录制。他希望雷佳音将继续出现在以下节目中。所以雷佳音退出《极限挑战》不是因为和成员不和。


如何通过雷达回波来确定是否降雹


大冰雹在雷达图上的回波特征有哪些

 下文是关于大冰雹在雷达图上的回波特征有哪些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大冰雹在雷达图上的回波特征有哪些(一)
一次冰雹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邵东灵官殿镇地区位于湖南省衡邵盆地中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每年4—5月极易发生强对流天气,而强对流天气中的冰雹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最严重。近年来,湖南省邵阳市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已经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在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内对超级单体风暴也进行了一些研究。吴春霞等[1]对一次超级单体风暴特征进行了研究,吴春英等[2]认为逆风区是冰雹出现的强信号,江敦双等[3]认为超级单体风暴是降雹发生的一个直接影响系统,袁鹏飞等[4]对一次大冰雹天气进行了分析,认为强度>55 dBz的回波高度高于-20 ℃层高度,VIL值>60 kg/m2,回波顶高>12 km,有中气旋出现等,是降雹的可靠信号。
2012年4月30日16:30左右,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灵官殿镇、堡面前乡、石株桥乡突降大冰雹,冰雹直径10~20 mm。稻田里处处可见被砸成碗口大的洞,油菜、玉米、葡萄、蔬菜等各类农作物受损严重,受灾面积达2 118 hm2。此次冰雹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 376.1万元。该文应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及邵阳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此次过程从大尺度环流形势、物理量特征、雷达回波演变特征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一些结论,以提高对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报和预警能力。
1 天气背景分析
2012年4月30日8:00,500 hPa甘肃东部至贵州扒核东北部有一短波槽快速东移(图1),短波槽后为东北风,槽前西南风,邵东县灵官殿镇地区处于槽前西南气流中,西南风速达到20 m/s,700 hPa邵阳地区上空西南急流达到18 m/s,西南急流为此次冰雹输送了丰沛水汽和不稳定能量,850 hPa重庆—贵州—湖南西部有一西南涡生成,邵阳处在西南涡东部。
4月30日14:00,500 hPa短波槽发展东移至重庆至贵州一带,灵官殿镇处于槽前西南气流中,风速加大到24 m/s,地面图上灵官殿镇地区为热低压控制,说明低层西南涡切变线配合地面热低压,加强了辐合上升运动,触发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了有利于冰雹发生的超级单体,超级单体在高空偏西风引导下东移。
2 物理量分析
2.1 对流有效位能
对流有效位能(CAPE)是一个从自由对流高度到平衡高度测量自由对流层的累积浮力能得垂直积分指数,对流有效位能越大,越有利于强对流及冰雹天气的产生。
从图2可以看出,4月30日8:00,灵官殿镇地区CAPE指数为200 J/kg,14:00灵官殿镇地区CAPE指数上升为1 000 J/kg,增幅为800 J/kg。而29日
大冰雹在雷达图上的回波特征有哪些(二)

一次冰雹天气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作者:杨群超
0 引言
2007年成都纯行“4.14冰雹灾害”发生于4月14日21时30分至23时,蒲江、彭州、郫县、眉山等地区出现了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并出现大风冰雹灾害,持续时间45分钟,冰雹最大直径5cm,过程最大风速达10级,4个区(县、市)直接经济损失14 025万元。
1 环流背景分析
2007年4月14日08时500hPa,四川地区基本受西北气流控制,川西高原上存在小波动。到20时500hPa,成都站转为西风,700hPa成都西部地区出现弱切变,水汽充沛,850hPa和地面图上均出现辐合区。
2 不稳定能量分析
14日08点沙氏指数SI为-1.3℃,气团指数K 为25℃,到20时,SI为-3.6℃,K指数也逐渐增大至38.0℃,说明有强雷暴的可能。同时不稳定能量Ek由负转正,由稳定状态转入不稳定状态。
从20时温度—对数压力图得到,成都站存在明显的垂直风切变,有利对流性天气的春裤掘发生。在650hPa附近有个逆温层,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的积累。而0℃层在600hPa等压面附近,对应高度3.7km,-20℃层在450hPa等压面附近,对应高度6.5km,有利于冰雹的生成。
大冰雹在雷达图上的回波特征有哪些(三)
雷达试题及答案
1、当波源和观测者做相对运动时,观测者接受到的频率和波源的频率不同,其(频率变化量)和(相对运动速度大小)有关,这种现象就叫做多普勒效应。
2、判断大冰雹最有效的方法是检查强回波(≥45dBZ)能否发展到(0°C),特别是 (-20°C)等温线高度以上。
5、新一代天气雷达近距离目标物的探测能力受限的主要原因是(静锥区)的存在 。
6、天气雷达主要雷达参数有 (雷达波长)、(脉冲重复频率PRF)、脉冲持续时间(τ)和脉冲宽度(h)、(峰值功率)、(波束宽度)。
9、电磁波在降水粒子上的散射,是(天气雷达探测降水)的基础。
11、超级单体最本质的特征是具有一个(深厚持久的中气旋)。【大冰雹在雷达图上的回波特征有哪些】
12、在层状云或混合云降水反射率因子回波中,出现了(反射率因子较高的环形)区域,称之为零度层亮带。

13、可能导致谱宽增加的非气象条件有(天线转速)(距离)(雷达的
信噪比)
15、产生强降水的中尺度对流回波的多普勒速度特征是(强的风切变)、( 强的辐合和形变)、(深厚的积云对流)、(旋转环流 )
21、在径向速度图中,气流中的小尺度气旋(或反气旋)表现为一个(最大和最小的径向速度对),但两个极值中心的连线和雷达的射线(相垂直)。
23、边界层辐合线在新一代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图上呈现为(窄带回波),强度从几个dBZ到十几个dBZ。
24、在比较大的环境垂直风切变条件下,产生地面直线型大风的系统有多单体风暴、飑线和超级单体风暴,它们的一个共同预警指标是
(中层气流辐合)。
28、单位体积中云雨粒子后向散射截面的总和,称为气象目标的(反射率)。
29、对于相同的脉冲重复频率,C波段雷达的测速范围大约是S波段雷达测速范围的(1/2)。
31、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顶高产品中的回波顶高度(小于云顶高度) 。
33、垂直风廓线产品VWP对分析(高低空急流、垂直风切变、热力平流类型 )是有用的。
34、中气旋是风暴尺度环流,它能由(切变尺度 、持续时间尺度、 垂
直方向伸展厚度)来衡量。
35、湿下击暴流的预警指标是(云底以上的气流辐合、反射率因子核心的下降) 。
36、相比雨量计估计降水,雷达估计降水量的优点为(空间分辨率高)、
(范围大)。
38、飑线的(断裂处)往往是强天气容易发生的地方。
39、相对风暴螺旋度是衡量(风暴旋转)潜势的物理量
41、飑线是呈(线性排列)的对流单体族,其长和宽之比大于(5:1)
42、(稳定性和持续性)是超级单体与其他强风暴的主要区别。
43、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通常在低层具有丰富水汽、较低LFC(自由
对流高度)和弱的对流前逆温层顶盖的环境中得以发展和维持。
44、中气旋是与强对流风暴的(上升气流)和后侧(下沉气流)紧密
相连的小尺度涡旋,该涡旋满足一定的(切变、垂直伸展和持续性)判据。
46、大冰雹的产生与(风暴上升气流的强度和尺度)以及跨越上升气
流的(相对风暴气流)有关。【大冰雹在雷达图上的回波特征有哪些】
47、雷电是由积雨云中冰晶(温差起电)以及其它起电作用所造成的
云与地之间或云与云之间的放电现象。一般当云顶发展到( -20 ℃)等温线高度以上时,云中便有了足够多的冰晶,因此,就会出现闪电和雷鸣。
49、在强台风雷达回波模式中,总是存在的回波带是(螺旋雨带)。
1、 图上标出每条电磁波属于哪种折射
2、 后向散射截面σ定义
答案:理想散射体,其截面为σ ,它能全部接收射到其上的电
磁波,并全部均匀散射出去,其散射到雷达天线的电磁能
流密度恰好等于等距离上实际散射体返回雷达天线的能
流密度,则截面σ为后向散射截面
3、 什么是天线增益:

答案:天线方向上某一距离上单位面积的能流密度与均匀散射时
同等距离上的能流密度之比
4、 什么是脉冲重复频率
答案:每秒产生的触发脉冲的数目
5、 0 dBZ代表多少反射率因子单位? -10dBZ、30dBZ和40dBZ分别代表多少反射率因子单位?
答案:0.1、1000、10000(mm6/m3)
6、 目前雷达采用哪几种体积扫描模式
答案:VCP11 --- VCP11(scan strategy #1,version 1)规定
5分钟内对14个具体仰角的扫描方式。
VCP21 --- VCP21 (scan strategy #2,version 1)规定
6分钟内对9个具体仰角的扫描方式。
VCP31 --- VCP31 (scan strategy #3,version 1)规定
10分钟内对5个具体仰角的扫描方式。
VCP32 --- VCP32(scan strategy #3,version 2)确定的
10分钟完成的5个具体仰角与VCP3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VCP31使用长雷达脉冲而VCP32使用短脉冲。
WSR-98D未定义VCP32。
10、普通地物杂波特点:
答案:指有高塔或山脉等地物在雷达波束正常传播情况下造成的
杂波,一般发生在距雷达较近的地方,对于任一特定的仰角,典型的固定地物杂波污染从一个体扫描到下一个体扫描很少有变化,并且大多数时间都会出现。一般都有较高的反射率,其径向速度接近零。
11、杂波信号与气象信号的区别:
答案:一个杂波信号的特征是具有较高的回波功率,径向速度以
零为中心分布,谱宽很窄。一个气象信号具有变化的回波功率,径向速度很少以零为中心分布
13、 雷达速度图上“紫色”的意义
答案:在多程回波出现叠加的情况下,对于出现回波叠加的库,
如果功率比超过阈值,较小回波对应目标位置将标为紫色,若果功率比不超过阈值,则所有叠加的回波对应的目标距离处将标为紫色
14、简述右图展示的雷达站附近上空风场
特征
答案:风向随高度顺时针旋转
风速不随高度变化
15、简述右图展示的雷达站附近上
空风场特征
答案:风向不随高度变化
风速随高度先增后减
有低空急流
16、简述右图展示的天气系统位置
和雷达站附近上空风场特征
答案:冷锋移过雷达站
冷锋后部为西北风,风向随
高度逆时针旋转,冷锋前为西南风。
大冰雹在雷达图上的回波特征有哪些(四)
一次冰雹天气过程的综合分析
  摘 要:本文主要使用常规天气资料、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资料分析1998年8月12日主要发生在巴彦淖尔市及包头和呼市的降雹天气,分析得出:(1)这次降雹天气发生在08时500 hPa大风轴强中心、沙氏指数SI负值中心及850 hPa与500 hPaθse差值正中心的下风方,对应各中心低层的湿比有效位能为高能舌;(2)卫星云图上是一个边缘整齐光滑的对流积雨云团;(3)雷达回波有明显的V型缺口和悬挂回波特征。关键词:影响系统 物理量 卫星云图 雷达回波中图分类号:P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b)-0237-011998年8月12日下午16时至20时左右,在我市及包头和呼市部分地区出现了一次强降雹天气,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雹灾。这次降雹集中在东经106°E至11l°E之间,黄河以北大青山以南的一狭长地带内,基本上呈东西走向,并每隔几十公里出现“蛤蟆跳”现象。16~17时雹云从巴市乌后旗西乌盖沟至乌中旗两狼山口之间向东南方向移动,出山后入侵河套农区,并开始出现降雹。最大雹粒直径2.5~3.0公分,最长持续时间20分钟以上,使乌中旗、临河市、五原县九个乡镇苏木造成灾害,总成灾面积91168亩,死羊50只,伤一人。19时30分左右包头地区的国庆、东园降雹,最大有鸡蛋大,12000亩农作物受灾,严重的甚至绝收。20时呼市地区降黄豆大冰雹,无灾。1 大尺度环境场及影响系统分析8月12日08时300hPa天气图上,黄河中段向北到蒙古国,然后一直向东至我国东北的大部分地区(42°N以北,98~130°E)为宽广的低槽区,对应500 hPa天气图上该区域也为低槽区,从贝加尔湖到哈密一线有一槽存在,在蒙古国至我区阿盟的巴彦毛道(40~45°N,105°E)有一零下16℃的冷中心,在包头至成都还有另一短波槽。河套地区处在阶梯槽中,北部槽区前部,受西北偏西气流控制。配合贝加尔湖到哈密的低槽在700 hPa和850 hPa图上都有相对前倾的槽与其相配。同时从低槽区的西侧到南面在300 hPa到700 hPa均有一条明显的比较窄的先西北后偏西的大风轴,风向转变基本集中在河套地区,在大风轴上,500 hPa位于河套西北附近有强风速中心。另外700 hPa图上,沿黄河中段一线(40°N附近)有明显的风速切变,850 hPa这一带则有西南或偏南气流存在,起到输送暖湿空气的作用。地面图上在中蒙边境(105°E,42°N)附近有一低压区,配合有平直的冷暖锋。以上分析看出,在降雹区低层为西南暖湿气流,而中高层则存在冷平流,符合上干冷、下暖湿的天气条件。2 物理量条件分析2.1 沙氏指数SI沙氏指数SI是表示对流层中下层稳定度的定量指标。8月12日08时沙氏指数分布图(图略)上,在河套的西北角有范围比较大的为-4 ℃的低值中心,表示中低层存在不稳定。这次降雹就出现在这一低中心的下游,从平流的观点看,这个区域是不稳定和将要变得不稳定的区域。2.2 500 hPa风场和湿比有效位能场分析500 hPa风场和低层能量场,在河套的西北角500 hPa大风轴上有16 m/s的强风速中心。湿比有效位能垂直剖面图(图略)上,在强风速中心的低层有一高能舌,降雹就发生在风速中心及高能舌的下风方。2.3 假相当位温θse从850 hPa与500 hPaθse差值的分布图(图略)可以看山,在河套西北角有一正值中心,说明此处中层有不稳定层存在,而且具备了上干冷、下暖湿的条件,降雹也出现在此中心的下风方。3 卫星云图分析从8月12日每隔一小时发送的GMS卫星云图看出,影响这次降雹天气过程主要是对流积雨云团。14时,在河套北部到西北附近已有一条由小云团或单体组成的不连续的云带,其中靠近河套西北附近的小云团Cl发展很快。15时发展成比较大的云团,呈东西走向,到了16时云团的范围扩大,在高空风的影响下,云团的上风方边缘清楚,结构紧密,下风方边缘模糊,有云向东伸展,云顶温度在-30 ℃以下,说明云层深厚,对流强烈,此时在云团C1的右后侧出现积雨云团C2。根据有关资料,16时左右,在巴市的五原、乌中旗出现降雹。17时云团C2并入Cl(图略),C1云团向东南方向发展,范围更大,西到西北部,云团的边缘更加光滑整齐,此时临河正处在云团的上风边缘处,17时左右开始降雹。18时云团C1继续向偏东方向移动,云顶温度约-39 ℃。19时云团Cl东移并处在包头市的上空,云团西南部的云顶温度略有下降,云团结构紧密。19时30分左右,包头开始降雹。到了20时,云团的西北部分结构开始松散,而西南到南部的部分边缘清楚,结构紧密,东部似有云砧向东伸展,云体范围开始减小,此时云团已进入呼市上空,呼市有降雹,但无灾。21时,云团明显减弱,降雹天气结束。对流云团从14时到21时,持续时间8个小时。4 雷达回波分析对流云团C1位于包头市上空时,位于包头市市区的711三公分波长数字化雷达在降雹前后观测到—系列回波图。其中最有雹云回波特点的是19时10分和19时25分。19时10分PPI图(图略)上,在测站东北部10~40公里之间有复合单体,最强的回波中心位于复合单休的西南,距测站东北方向12~18公里之间,中心强度60~65 dbz,主体面积约30×10平方公里,在其后部有十分明显的V型缺口。RHI图(图略)上,主体回波高度11.5公里,回波强度60~65 dbz,强度50 dbz的回波高度8公里。19时25分PPI图上,主要回波分布在测站东到东北部20~55公里之间,强中心位于测站东部21~30公里之间,强度60~65 dbz,面积约25×20平方公里。RHl图上,主体回波高度12公里,强度60~65 dbz,有明显的悬挂体回波结构。这些都是雹云的典型特征。5 结语(1)这次降雹发生在08时500 hPa大风轴强风中心、SI负值中心及850 hPa与500 hPaθse差值正中心以及低层湿比有效位能高能舌的下风方,在黄河以北、大青山以南的狭长地带内。(2)这次降雹产生在边缘整齐光滑的对流积雨云团中,此云团14时在上述三个中心的下风方附近生成,在向偏东方向的移动中发展,21时以后减弱消亡,持续时间8小时。(3)这次降雹的雷达回波是一个复合单休,中心强度60~65 dbz,高度11~12公里,有明显的V型和悬挂回波特征。参考文献[1] 白肇烨,徐国昌,等.中国西北天气[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3.[2] 顾润源.内蒙古自治区天气预报手册[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2,7.
大冰雹在雷达图上的回波特征有哪些(五)
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在暴雨分析预报中的应用
  摘要 针对1995年7月到2009年6月每年出现的暴雨和大暴雨的天气,对每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预报都充分利用卫星云图及暴雨预报中所积累的实践经验,摸索出了利用卫星云图、云系特征及雷达回波与天气形势相结合预报强降水的做法,归纳出了特大暴雨前的云场模式,提高了暴雨预报的准确率。

  关键词 卫星云图;雷达回波;暴雨;应用
  中图分类号 P45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4-0226-02
  暴雨突发性强,预报难度大,能够准确预报强降水过程,对提高气象部门的知名度和降低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失具有重要作用。在预报实践中,充分利用卫星云图分析及暴雨研究预报中所积累的实践经验,摸索出了利用卫星云图、云系特征及雷达回波与天气形势相结合预报强降水的做法,归纳出了特大暴雨前的云场模式,提高了对暴雨预报的准确率。1995年7月到2009年5月本站共发生5次暴雨、1次大暴雨天气过程,都予以准确预报。现针对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在暴雨分析预报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 利用卫星云图与天气形势结合预报强降水
  1.1 利用红外及可见光云图上云带中特别白亮的云团预报未来24 h暴雨中心区
  这对于单一变化不快的天气系统预报效果非常好。由增强显示云图或亮云团中的测站在当时自动站中的1 h雨量实况可以估计暴雨的中心强度[1-2]。例如:2005年7月11日的大暴雨天气过程具有局地性降水过程开始急、结束快、雨强大、强降水持续时间短的特点,朝阳出现了雷雨大风冰雹的强对流天气,强降水时间是15:50―17:52,降水量为124.7 mm,根据降水量自记显示16:00―17:00降水量达104.5 mm,16:19风速可达19 m/s,16:27―16:29降雹,冰雹直径为8 mm。
  卫星云图显示: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南暖湿气流中的不稳定云系与短波槽前阻塞高压后的南北向稳定云系相遇,构成大拐弯状态的云系。在拐角点处有新的白亮云团发展,其位置在朝阳南部,即暴雨区的发生范围。冷空气南下过程比较复杂,利用云图分析高低空急流的配置做暴雨预报,不同的地区经历了锋生与锋消的过程,冷锋中段出现了3次冷空气的分股扩散,激发了对流性降水的出现。
  1.2 利用卫星云图[1]的急流云系特征确定高低空急流轴的位置
  由700 hPa或850 hPa上的风场定出低空急流轴的位置,再根据高低空急流轴的配置(平行或交叉)的模式可以做暴雨预报。例如:2008年7月14日的局地暴雨,实况雨量本站23.3 mm,四合当和沟门子镇雨量分别为70.5 mm和75.0 mm。红外云图上西南-东北走向的副热带急流卷云线的出现并向北伸展到华北西北部,这是急流加强的表示,这条急流卷云线即代表高空急流轴,当它和低空急流轴趋于平行时,这是暴雨可能出现的征兆。根据红外云图和可见光云图相重的白亮云区,配合天气图上700 hPa(或850 hPa)低空急流轴的位置可以确定暴雨区的大致位置、走向和路径。暴雨区位于低空急流轴的左侧,走向与低空急流轴一致,且位于低空急流中心的前方和高空急流中心的右方高低空急流轴的区域。暴雨区的未来路径沿着高空急流轴即云图上急流卷云线的方向。这次暴雨在其副高边缘的积云带就是东南水汽输送带的形象反映,它在云图上非常清楚,高低空的急流配置对于暴雨区的预报也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1.3 从中低纬系统的相互作用分析大暴雨的产生
  朝阳大暴雨主要与中低纬系统[2]的相互作用有关,而参与中低纬系统主要是台风与低压。这在卫星云图上反映清楚,故云图是分析中低纬系统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但由于相互作用的过程比较复杂,故又不能单纯地依靠云图,最好是卫星云图、天气图和物理量分布图综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暴雨预报效果。例如,1996年6月19日降水量52.8 mm,个别乡镇洪水成灾(因为当时无雨量点),台风减弱成低压后往往与北方冷锋云带相结合,这时减弱的台风云系加强。在台风附近或它的北侧,气流辐合最明显,垂直运动也最强,加之有冷暖空气的温度对比,而且与冷锋相联系的高空西风急流正好位于台风的北方,为暴雨区提供了有利的辐散条件。因此在冷锋云系与台风云系相交的地方,产生强烈的降水,主要降水区位于台风的北侧或东北侧[3-4]。
  2 利用云系特征与天气形势结合预报强降水
  (1)当天气图上出现大的降水的可能形势时,用局地云系特征以及其他形势场的发展演变,以确定未来24 h内本地有无强降水系统影响
  (2)当降水系统已向本区移来,局地已由高云发展为中云,根据云系的宏观物理特征,诊断云系的降水能力,做出未来24 h的雨量趋势预报。受冷空气和副热带高压的共同影响,朝阳市在7月5日出现了入汛以来影响区域最广、强度较大的一场区域性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各乡镇的降水量都超过了50 mm,其中四官营子镇降水67.3 mm。4日下午,从1次/h的卫星云图及本地的云系发现自西南向东北方向有一降水云团缓缓移来,因此就报出了未来24 h将有一次比较大的降水过程。4日21:00大到暴雨的踪迹显露无疑,于是进一步明确了大到暴雨的准确落区。5日2:00大到暴雨的“先头部队”抵达了朝阳市的边缘,西部地区开始降雨,紧接着本站降水开始。部分雨量站出现大雨,其中5个地方的降水量已经超过了50 mm,6:48,根据云系的宏观物理特征,诊断云系的降水能力,作出未来6 h内还将出现20~30 mm的降水,并发布预警信号。
  (3)条件允许时,用本区的常规云状、云量资料分析云场强度,据此做出未来6~12 h暴雨落区预报(用于发布暴雨预警信号)。2003年6月9日的暴雨,实况雨量50.7 mm,就是根据(1)与(2)2点监视一个华北气旋的活动发布了朝阳暴雨预报,2008年7月14日用本方法做了一次局地暴雨预报,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广汉天气如何


三月初八 相关地区 德阳罗江广汉中江绵竹什邡 广汉(Guanghan)
  天气分享: 当前实况 雷达图>>
  气温 50 -
  25 -
  0 -
  -25 -
  -50 -
  20℃ 相对湿度:56% 风向风力

  1级

  西北风
  相关数据
  今日日出日落时间 06:54 | 19:20
  明日日出日落时间06:53 | 19:20
  邮政编码618300
  广汉天气预报 (2012-03-29 11:00发布) 查看未来4-7天天气预报 天气图例 日期 天气现象 气温 风向 风力
  29日星期四 白天 阴 高温 18℃ 南风 微风
  夜间 小雨 低温 13℃ 南风 微风
  30日星期五 白天 多云 高温 21℃ 北风 微风
  夜间 多云 低温 12℃ 北风 微风
  31日星期六 白天 多云 高温 22℃ 北风 微风
  夜间 多云 低温 13℃ 北风 微风

  未来4-7天天气预报(2012-03-28 18:00发布) 仅供参考1日星期日 白天 多云 高温 23℃ 东北风 微风
  夜间 多云 低温 13℃ 东北风 微风
  2日星期一 白天 多云 高温 23℃ 东北风 微风
  夜间 多云 低温 13℃ 东北风 微风
  3日星期二 白天 多云 高温 23℃ 东北风 微风
  夜间 多云 低温 14℃ 东北风 微风
  4日星期三 白天 多云 高温 22℃ 东北风 微风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东北雷达图 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希望对你有用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或由网友投稿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yushouy.com/robots/2b47b77e.html

相关推荐

看起来这里没有任何东西...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