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的矢量控制原理
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和控制异步电动机定子电流矢量,根据磁场定向原理分别对异步电动机的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控制异步电动机转矩的目的。具体是将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产生磁场的电流分量 (励磁电流)和产生转矩的电流分量(转矩电流)分别加以控制,并同时控制两分量间的幅值和相位,即控制定子电流矢量,所以称这种控制方式称为矢量控制方式。
变频器的矢量控制事什么工作原理
矢量控制,最简单的说,就是将交流电机调速通过一系列等效变换,等效成直流电机的调速特性,就这么简单,至于深入了解,那就得深入了解变频器的数学模型,电机学等学科。 矢量控制原理是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原理,根据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利用一系列坐标变换把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对电机的转矩电流分量和励磁分量分别进行控制。矢量控制变频调速 变频器如何设定
矢量控制是通过矢量坐标电路控制电动机定子电流的大小和相位,以达到对电动机在d、q、0坐标轴系中的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分别进行控制,进而达到控制电动机转矩的目的。
通过控制各矢量的作用顺序和时间以及零矢量的作用时间,又可以形成各种PWM波,达到各种不同的控制目的。例如形成开关次数最少的PWM波以减少开关损耗。在变频器中实际应用的矢量控制方式主要有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方式和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式两种。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应用矢量控制的注意点:由于矢量控制必须根据电动机的参数进行一系列的演算,因此其使用范围必将受到一些限制。
2、电动机的容量:电动机的容量应尽可能与变频器说明书中标明的“配用电动机容量”相符,最多低一个档次。
3、例如变频器的配用电动机容量为45kW,电动机的下一档容量为37kW。则该变频器只能在配接45kW或37kW的电动机时,矢量控制功能是有效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矢量变频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矢量控制
变频器矢量控制与VF控制的区别
变频器矢量控制与VF控制的区别如下:
1、对电机参数依赖
矢量控制对电机参数依赖较大。
VF对电机参数依赖不大。
2、操作层面
矢量控制一般把电流分解成转矩电流和励磁电流,这里转矩电流和励磁电流的比例就是由转子位置角度(也就是定子电压相位)决定的,这时转矩电流和励磁电流共同产生的转矩是最佳。
VF控制则没有这个操作。
3、性能
矢量控制可以得到更好的性能,低频转矩大,动态响应好。但应用比较不方便,如果参数不合适可能还不能稳定运行,使用范围受到一些限制。
VF控制增加了转矩提升、死区补偿、滑差补偿的高性能,能满足大部分要求。
4、适用性
矢量控制的主要问题是适用性不如VF强,VF基本上什么异步电机都能上。
但是矢量控制在专用电机能达到的最高水平让VF望尘莫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变频器
本文的分享就到这里了,相信大家阅读完本文,可以更好的了解关于“矢量控制变频器 矢量控制变频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