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公司认为他们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方面领先工业 4.0 竞争对手
尝试数字制造战略的公司数量与成功应用这些战略的公司数量之间存在巨大的信心差距,麦肯锡和Co. 调查发现。
在 2018 年制造业全球专家调查中,92% 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在工业 4.0 制造战略方面领先或与竞争对手持平。
调查包括7 个国家的 700 家公司。每家至少有 50 名员工和 1000 万美元的年收入。调查发现,三分之二的人将生产价值链数字化列为首要任务。工业 4.0 追求分为三个领域:
连通性 – 使用数字绩效管理和增强现实将正确的信息实时传递给正确的人。这些策略有助于传达交互式工作说明和标准操作程序。
情报 – 高级分析和人工智能正在促进更好的决策制定。示例:预测性维护;数字质量管理和 AI 驱动的需求预测。
灵活的自动化 – 新的机器人技术更安全并提高生产力。人机交互“协作机器人”和无人驾驶导引车正在改变工厂车间的生活。
“尽管有这种关注和热情,但公司正在经历‘试点炼狱’。他们正在进行重大活动。但他们没有看到有意义的底线结果,”麦肯锡合伙人理查德凯利说。
中国、印度和美国认为他们在数字制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日本是一个异类。它对数字制造潜力的看法从 2017 年的 90% 以上下降到 75%。日本的热情损失远大于其他三个国家的下降。即便如此,impl 的成功在日本、中国和美国,采用工业 4.0 解决方案的人数显着增加,而在德国则停滞不前。
68% 的公司将数字制造列为运营战略议程的首位。印度引领中国和巴西制定工业 4.0 议程。美国为 63%,比平均水平 68% 低 5 个百分点。
公司平均试行八种不同的工业 4.0 解决方案。印度以 10.6 名数字飞行员领先。中国有 10.2,巴西有 8.9。美国以 8.5 分排名第四。
“挑战在于向整个组织推出成功的试点项目,”凯利说。 “这就是转型发生的原因。”
在各个业务领域,连通性、智能和灵活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显示出相关性。正在进行的试点项目落后于这种情绪 16 到 19 个百分点。
将这三个领域的试点项目与已扩大规模的项目进行比较时,下降幅度更大。只有百分之三十全公司推广。工业自动化、软件和半导体表现最好。医疗保健、汽车零部件以及纸张和包装落后。
在德国、美国、日本和中国,对数字制造的乐观情绪在 2017 年创下历史新高后有所下降。
“它很有可能公司仍然相信工业 4.0 的各种技术的潜力,”凯利说。 “但试点炼狱一直令人沮丧。许多人对他们个人获得大规模收益的机会不太抱希望。但我们看到启动的一些试点项目取得了巨大成功,人们对数字制造的总体态度也相当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