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 模型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打印设备常用的 3D 文件格式定义了 3D 数据集的拓扑结构,但没有结构化机制可以可靠地纳入医疗记录。没有办法将它们与它们所基于的医学影像联系起来或描述重要的患者信息。格式包括 STL、G 代码、PLY、VRML 或 OBJ 等。其中一些还缺乏单位信息或提高精度的能力。
SME 及其医学工作组在 2016 年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迅速与医学影像技术协会 (MITA) 建立了联系,该协会是该协会的秘书处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 (DICOM) 标准委员会。这个committee 是 DICOM 标准文件格式的开发者,该文件格式被公认为 ISO 12052 标准。这些小组之间沟通的目标是解决管理 3D 模型的问题,以更好地为患者和医学界服务。
工作组 WG-17 成立
SME 和 DICOM 对话导致 DICOM 第 17 工作组 (WG-17) 的重新成立。 WG-17 的任务是通过封装将 3D 模型文件引入 DICOM 架构。这意味着,在适当的标准开发和采用之后,医院用户可以通过访问其他医学图像的相同机制创建、存档和查询 3D 对象文件。
DICOM 长期以来一直是首选用于 X 射线、CT、MRI 和超声等医疗点医疗成像的协议和文件格式。除了有效载荷(例如,图像或其他成像内容)之外,它还包括有关机构、患者和扫描设备的元数据。这种数据管理方法和存档可确保图像始终保留将它们与患者相关联的关键信息。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WG-17 在 2018 年 6 月制定了规范,正式允许将 STL 和 OBJ 3D 文件封装为 DICOM 对象,分别为 2020 年 1 月。新规范解决了传统 3D 文件中的缺陷,例如提供单位信息、对象颜色(用于 STL)和分组信息(以便多个 STL 和/或 OBJ 可以存储为一个程序集)。
利用现有的 DICOM 规范,用户可以创建 3D 对象并确保其空间坐标与源图像数据集相匹配。利用医院现有的 DICOM IT 基础设施,模型可以存档、搜索并与其他设施交换,所有这些都在患者记录中得到仔细管理。
推广和进一步发展
DICOM WG-17 目前在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促进采用并进一步支持规范开发和改进规范的加强。供应商集成将适应医院成像系统中的 3D 对象查看,并将通过患者的电子健康记录实现 3D 对象的额外可追溯性。这种集成最终取决于使最终用户能够联系他们的供应商并请求支持这些 DICOM 规范。
在开发方面,WG-17 正在寻找未来的 3D 文件格式,例如 3MF、AMF 、X3D 和 glTF 用于潜在封装。 3MF 和 AMF 都解决了当前 3D 格式的其他缺陷,例如启用结构化元数据、支持椎间形状信息或填充信息。
WG-17 正在寻找来自护理点社区的更多声音以塑造未来规范。如果您有兴趣参与,请访问 https:///participate。
观察或加入工作组是免费的。要在工作组中投票,成员必须签署专利声明协议。投票我DICOM 标准委员会收取会员费。